深刻认识和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深厚意蕴
发布时间:2022-03-22     作者:     浏览量:5336   分享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只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才能不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

  以史为鉴,把握历史规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大增强了从严管党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判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面对“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的全人类发展困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人类发展未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了人类文明内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史为鉴,坚定历史自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拥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坚定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构建起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系统集成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历史和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改革创新中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淬炼的文化精华,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昌盛,共同铸就了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以史为鉴,掌握历史主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我们必须以大历史观统筹两个大局,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掌握历史主动。

  一是把握历史大势。从大历史观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放眼今日全球,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面对这样的世界大势,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二是找准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是抓住用好历史机遇。当前诸多矛盾交织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发展环境空前复杂,在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增强机遇意识,调动和运用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一切积极因素;增强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